《在别处》读后感

在别处 袁凌

工作期间,学生处得到一本袁凌先生的《在别处》,犄角旮旯时间草草读完,大概做个读后感吧。

我有个兄弟曾经告诉我,任何产生的内容,要被消费的内容,本质上都是他慰,都是自己努力让别人爽到的事情。无论这个爽,是短暂的多巴胺、或深刻的反思、或若有所思的一种获得感。

如同相声与脱口秀,台下观众前仰后合,屏幕前观众取之以电子榨菜用以下饭,都是一种爽,是获得,是被台上演员精良设计后的消费。那台上演员爽吗?爽个屁。那是焦虑与汗水被安排在聚光灯下,语气中的一个停顿都经历了打磨。

如同某国某些片子,若问演员自身的体验,问出问题的人本就幼稚可爱。

那,《在别处》这个书呢?

犹如一个人在角落矫揉造作,用尽力气与技巧让自己开心快乐,用腰封的话“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城乡中国的变迁记录”。全书立意自我,完全是个人回忆录与酒后妄想录的杂糅,模糊的指代与凌乱的人物让读者非常不适,最后的梦境更是让人有种看一个人在舞台自慰却要观众深刻共情其中的厚重与深刻。是一种我在这儿自我感动了好一阵子了,我内心的回忆碎片与零零散散的情感都如此真挚了,是我自己都先尿了你们怎么可能不尿的自嗨。

这让我想到另一本类似题材的散文集《皮囊》。

当时读完皮囊,我只觉得作者的一篇篇小文真挚却略微肤浅。当然,肤浅本也是城乡生活的一种真实。但无论如何,皮囊还是在努力为读者讲故事,努力把情感封装好打包好传递给读者。


但,不是说这书就完全不好。

前半部分的纪实性生活碎片、中部分的陕南青年的世界观转变、尾部的诗意实验性记述都还是有些分量了。

只不过,读者应该先搬起自己的屁股,把自己放在作者那边,把他人的自慰转变成一种带入后的他慰。

Written on September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