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Z旅游思考·不同社会各有各的病

本文写于0526,从NZ旅行返回后不到两周,算是一种考察报告吧。

NZ的思考

首先:二极管无脑粉蛆和无脑反贼趁早滚。CCP没给我钱FLG也没给我钱,纯自己的看法,讨论可以但请带脑。


那么,开始聊吧。

正确的论证应该包含事实和结论,但我懒,这文主要是给自己记录用的,所以就别太严谨了。


基础问题(于我)

基建是个问题

列举几个事实:

贯穿全国的1号公路,出了Aucklan-Hamilton段后就成了“国道”了,南岛的1号路出了Christchurch也是这德行。而跨城市的公共交通基本等于没有。

国家首都Wellington的机场基本上没有国际航线,原因竟是跑道太短国际航线的大飞机不安全,跑道不能加长的原因竟是有些居民拒绝在自家门口填海。

我们不深究背后的价值观问题,单说事实就是这样。

那么,作为在北京生活了9年的人来说,这样的交通状况确实是一个很难适应的情况。确实小政府有小政府的无奈,大基建有大基建的罪过,但作为社会的“用户”,所见即所得的结果就是,在中国确实从基建层面太过便利了。

生活便利性是个问题

因为高福利、因为人都懒,所以这个社会的服务成本极高,虽然NZ政府也广纳移民来填补劳动力缺口(特别是低端劳动力),但实际上只要是有人服务的领域,相比国内就是高出半个甚至一个数量级的成本。

没有像样的好餐厅、更没有便利的外卖和蔬菜水果外卖,甚至,整个国家应该都没有代价服务,这其实让我很好奇NZ那么多小pub里喝酒的人都是怎么来的?难不成都是走路或者家人sober一起来?

因为存在 1基建和2人的成本 两个原因,其实NZ社会的生活便利性问题很大,在一个在中国北京生活了多年的人看起来。

给NZ友人讲起在中国酒便利可以20分钟叫到一个烈酒外卖直接送到你吃饭的餐厅,友人震惊。


进阶问题(于我)

中国有中国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大喜功啊、翻大饼啊、hum@n r1ght3 啊之类的,我们暂且不谈。

NZ的社会在我看来,问题也不小啊,西方社会普遍的政治正确问题。基本可以总结为2个:1高福利社会通病问题 和 2NZ特有的岛民毛利问题。

高福利是个问题

在NZ的高福利社会下,其实如果一个人不工作甚至全家人不工作,从政府领的各种各样的钱可以说比在中国大部分活的好了。作为推论就是,底层会有大量的人就这么活着;用小拇指想一想就是,纳税阶级事实上虽然没有养活一个类似C国的大政府,但却养活着大量不愿意付出的底层,而且,据我观察,应该非常多。

那么要润的人就得想想,自己真的放得下身段成为被供养的底层吗?还是老老实实纳税养活这些底层?

政治正确是个问题

其实在任何情况下,社会都是不平等的,人与人也都是不平等的。现代社会也只是给这种不平等盖了块遮羞布。

在NZ,高福利之下其实对于大部分毛利人还叠加了个BUFF,就是毛利身份。这里不能再展开了,DDDD就不赘述了。

自由的代价

当然,我不是说C国政府的某些箭塔发指的事情做的对,但NZ社会这种极其宽松自由的社会状况我认为不论对错,还是有极大的副作用的。

比如,所有人都告诉我晚上要锁好车,要停在院子里而不是路边;路边临时停车时一定别在车里留包;某某区域千万别去之类的。

以及,T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某处纵火了、某处大赦罪犯了、某处盗窃频发零元购了。当然,我不是说中国没有,而是,这种负面信息在大家之间的传播力度要远高于中国。

虽然,那边我住的很多房子都是大玻璃直接敞着面向大路。

所以,其实小政府带来的自由宽松确实会有很多负面的代价。不过,这种感觉走出笼子的鸡到了走地鸡的小山丘上也会有的。


大问题(于我)

中产的存在成本

对于我活着类似我这样的技能型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经验,有英语能力,可以比较容易润到NZ的人来说,NZ的吸引力其实并不大。这个状况我总结为:中产的存在成本。

虽然,国内也没好哪去,但事实上NZ对我们这样的人更甚。

收入
税前,我这样情况在国内和在NZ的收入状况实际上是差不多的,NZ社会的基础工资看似很高,但毕竟我不从事快递小哥或piper man 这样的行业,社会基础的高收入其实对我是无用的,我这样的脑力工作者在NZ的收入未见得比国内会高(货币转换后的等值)。

纳税
毕竟,我这样的小公司经营者,在国内依靠代理公司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合法降税。所以虽然国内税挺高,但实际推演之下,相比于NZ来说还是低的。

福利
虽然NZ有全民免费医疗、ACC保险等各种给社会兜底的保险,但哪怕是在中国的我也配置好了自己的各方面保险,每年万把块钱的成本基本上拉平了国内的社保和NZ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别。而上面也聊到过,如果到NZ事实上我们是各种社保和政治正确的买单者。

地税
别忘了,地皮还有地税。

所以,其实可以说润NZ的中产,在福利方面几乎享受不到而主要是福利的承担着。收入未见得提升但税赋会大幅增加,再叠加物价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说NZ完全不适合润了。

当然,除了如下几个割舍不下的因素:

子女教育
字面意思,不赘述了。很担心孩子或被教育成一个风风火火的革命小将啊。

自然环境
字面意思,不赘述了。

食品安全
字面意思,不赘述了。

基本上,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NZ就真的只适合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


综上,对于类似我这样的也许动了心思润NZ的人来说,还真得想一想琢磨琢磨才行。

而,更进一步印证我想法和判断的是:大量的NZ土著开始润AU了,而大量已润NZ的并换了黑皮护照的新移民,也正在考虑或正在执行润AU了。说好的NZ不卷,但事实上大家还是用脚投票去AU,可能,他们也看到或者认识到NZ的种种问题了吧。

以上,先做简述,哪天来兴致也许会展开某项详述吧。

挖个坑,过两天打字聊聊,到底谁适合润NZ

Written on May 2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