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行记 1 · 文化行迹
元旦凑了5天,带娃子去了趟沈阳,高铁到达又开车反穿回到北京,高铁3.5小时,行车860公里,随便记录两笔。
这一篇,写写文化与旅游景点吧。没点文化,旅游就没什么意思了。文化相关景点去了4个,其中3个有文化门槛1个有反向文化门槛。
文化门槛景点1·大帅府
一到沈阳,吃完饭我们就去了大帅府。其实,我的历史知识是很浅薄的,也就大致知道大帅是谁少帅是谁,知道他们粗枝大叶的历史行迹而已。去到大帅府,也就只能走马观花看看房子看看园子,脑补一下那个时候的生活场景而已。
而媳妇就不同了,以她对历史的了解程度,我觉得她完全可以纵观全局带入时局中的任何一个角色去感受历史。
文化门槛景点2·中国工业博物馆
严格说,这个博物馆挺次的。就是用老工厂的铸造车间改扩建而来。
但是,这个就很戳我。一来,我算是大半个工科生出身,工程制图金工实习工程思维我都受过训练,家父也跟铁坨子打了一辈子交道,儿时我也经历了大工厂清算工人下岗的大潮,耳濡目染之下,我对于东北大工厂大工业时代颇有兴趣。
加之诸如《钢的琴》诸如《漫长的季节》中对于东北工业集群生活方式的描绘,我对能够冠以“中国”的工业博物馆自然充满期待。
但,期待越高就失望越大,博物馆没有什么主题升华,自然就是简简单单一个历史的切片。
文化门槛景点3·鞍钢博物馆
其实,我对于鞍山的重工业是有谜之向往的。
但,慕名去了鞍钢博物馆后,大失所望。
有种一不小心进了某大型家族企业的展览馆的感觉。导航乱七八糟,立意毫无新意,大致总结就是:以前牛逼,现在牛逼,未来会更吊。
反向文化门槛景点·锦州九华山
慕名而去,就是看看能够多魔幻。
很难想象,一个山头下方,是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头顶,是一座寺庙,寺庙向东,是一段长城,长城脚下,是兵马俑,长城背后,是一座天坛。这期间还伫立着两座古体高楼和一座古体宝塔,宝塔上印刻有二十四孝,抬头一看,卖身葬父。
大喇叭挂在寺庙门口的罗汉手中,大声喊着不要吸烟谢谢合zhuo(4声)。
一日之内,一时之间,文化与信仰的杂糅带来的疑惑感扑面而来。蓝蓝的天空中仿佛悬挂着巨大的问号。
这期间,身着藏族服饰的少年少女叔叔阿姨老年朋友就走在你身边,神情自若毫无违和的在布达拉宫旁的长城上与你擦肩。
妙。